科普|芒种养生不用茫,养生妙招来帮忙
科普|芒种养生不用茫,养生妙招来帮忙
科普|芒种养生不用茫,养生妙招来帮忙
6月5日11时30分,进入芒种(zhǒng)节气。芒种,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,标志着仲夏(zhòngxià)时节的深入发展。此时“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,过此即失效”,代表田间(tiánjiān)耕作进入了关键时期(guānjiànshíqī)。“芒”指的是一些有芒的作物,如稻、黍、稷等;而“种”,一为(yīwèi)种子的“种”,二为播种的“种”。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、雨量充沛(chōngpèi)、空气湿度大,非常(fēicháng)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。随着全国(quánguó)范围内高温湿热进一步加剧,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节,北方呈现高温少雨的“三夏”农忙景象,万物在燥湿交替中孕育成熟希望。
初候,螳螂生:螳螂卵破壳而生,展露捕食锋芒(fēngmáng),其迅猛象征着生命的强韧与生长之势,契合节气物候特点(tèdiǎn)。
二候,鵙始鸣:伯劳鸟开始鸣叫(míngjiào),声声急迫,宣告(xuāngào)盛夏来临,展现出夏季特有的热烈与活力。
三候,反舌无声:以善鸣著称的(de)反舌鸟开始蛰伏,显现出阳气过盛、阴气(yīnqì)开始孕育的节气转折。
一是顺应时令,调节作息:芒种(mángzhòng)白昼最长,阳气最盛,宜(yí)“晚睡早起”(建议不迟于23:00入睡,5:30-6:00起床),清晨可练习太极拳或五禽戏以调和(tiáohé)气机(qìjī)。午间高温时段宜小憩30-45分钟,调养心神,避免心火过旺。
二是防暑湿侵,清暑解热:室内湿度控制在40%-50%,可利用空调(kōngtiáo)除湿功能(gōngnéng);勤洗勤换衣物,避免暑湿侵袭。外出防暑防晒,重点保护头部(tóubù)与脚踝(jiǎohuái),随身备好防暑药物。可煮绿豆薏米汤代茶饮,清暑去湿。
三是轻薄夏装,通风透气:全天候宜穿(yíchuān)棉、麻、丝等透气、吸湿性能良好材质的轻薄衣物,避开高温时段长时间户外活动。随身携带(suíshēnxiédài)遮阳伞、遮阳帽(zhēyángmào)。女性可准备防晒披肩,保护肩颈不受紫外线伤害。
一是清补适度,健脾(jiànpí)益气:多食(duōshí)莲藕、山药、莲子、芡实等(děng)温润食材,推荐山药薏米粥、莲藕排骨汤。减少过寒伤阳食物,调理脾胃功能。
二是养心降火,增酸少咸(xián):夏气通心,可食用百合银耳羹、酸枣仁茶以养心安神,补益(bǔyì)心血。适当增加梅子、山楂等酸性食物,疏肝解郁,和胃生津(shēngjīn)。
三是尝鲜应季,清热解火:青梅、杨梅、荔枝(lìzhī)等时令水果可适量食用,搭配茉莉花茶或菊花茶清热解暑。南方地区可饮用苦瓜茶清热泻火,北方则适合(shìhé)喝(hē)绿豆汤消暑解渴。
避开正午高温时段,选择清晨或傍晚慢跑(mànpǎo)、游泳、瑜伽等舒缓(shūhuǎn)有氧运动,注意及时补充水分。
夏季易心火旺盛、情绪波动,可通过阅读、听音乐、品茶静心(jìngxīn)。
《黄帝内经》提示“使志勿怒”,遇事闭目深呼吸(shēnhūxī)数秒,平复情绪,可按(àn)揉太冲穴疏肝理气。
芒种养生重在清心解暑(jiěshǔ)、健脾祛湿,可重点按摩以下穴位:
1. 丰隆穴(小腿前外侧(wàicè),外踝尖上8寸):拇指按压3分钟/次,每日2次,祛湿(qūshī)化痰,缓解暑湿困倦。
2. 心俞穴(背部,第5胸椎棘突下(xià),旁开1.5寸):掌根揉按3-5分钟,舒缓心悸、不安(bùān),调节睡眠。
3. 脾俞穴(背部,第11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(cùn)):艾灸或按揉,健脾和胃,增强消化功能,改善(gǎishàn)食欲。
4. 极泉穴(腋窝顶点,腋动脉搏动处):每日按压数次,每次50下,清心火(xīnhuǒ),缓解(huǎnjiě)胸闷不适。
芒种者,忙而不茫,养生亦当如此。顺应天时之气,养心健脾,清暑解湿,方能(fāngnéng)在湿热交加的仲夏盛季,守住身心的平衡与安康(ānkāng)。
温馨提醒,养生技巧不能取代治疗(zhìliáo),如有明显不适(bùshì)或需要更(gèng)全面、精准的专业调理,请及时来我院中医科就诊(jiùzhěn)。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医科覆盖内科、针灸、正骨推拿等领域,除糖尿病、男科、肿瘤等优势病种外,对于(duìyú)日常调理、脏腑失调、劳伤虚损等建立了全面的治疗和调理体系。
具体事宜可拨打010-63926071电话(diànhuà)咨询,欢迎广大患者(huànzhě)前来就诊。
来源:中医正骨(zhènggǔ)按摩科
图片:北京世纪坛医院版权(bǎnquán)
作者:北京世纪坛医院官方(guānfāng)号


6月5日11时30分,进入芒种(zhǒng)节气。芒种,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,标志着仲夏(zhòngxià)时节的深入发展。此时“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,过此即失效”,代表田间(tiánjiān)耕作进入了关键时期(guānjiànshíqī)。“芒”指的是一些有芒的作物,如稻、黍、稷等;而“种”,一为(yīwèi)种子的“种”,二为播种的“种”。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、雨量充沛(chōngpèi)、空气湿度大,非常(fēicháng)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。随着全国(quánguó)范围内高温湿热进一步加剧,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节,北方呈现高温少雨的“三夏”农忙景象,万物在燥湿交替中孕育成熟希望。

初候,螳螂生:螳螂卵破壳而生,展露捕食锋芒(fēngmáng),其迅猛象征着生命的强韧与生长之势,契合节气物候特点(tèdiǎn)。
二候,鵙始鸣:伯劳鸟开始鸣叫(míngjiào),声声急迫,宣告(xuāngào)盛夏来临,展现出夏季特有的热烈与活力。
三候,反舌无声:以善鸣著称的(de)反舌鸟开始蛰伏,显现出阳气过盛、阴气(yīnqì)开始孕育的节气转折。

一是顺应时令,调节作息:芒种(mángzhòng)白昼最长,阳气最盛,宜(yí)“晚睡早起”(建议不迟于23:00入睡,5:30-6:00起床),清晨可练习太极拳或五禽戏以调和(tiáohé)气机(qìjī)。午间高温时段宜小憩30-45分钟,调养心神,避免心火过旺。
二是防暑湿侵,清暑解热:室内湿度控制在40%-50%,可利用空调(kōngtiáo)除湿功能(gōngnéng);勤洗勤换衣物,避免暑湿侵袭。外出防暑防晒,重点保护头部(tóubù)与脚踝(jiǎohuái),随身备好防暑药物。可煮绿豆薏米汤代茶饮,清暑去湿。
三是轻薄夏装,通风透气:全天候宜穿(yíchuān)棉、麻、丝等透气、吸湿性能良好材质的轻薄衣物,避开高温时段长时间户外活动。随身携带(suíshēnxiédài)遮阳伞、遮阳帽(zhēyángmào)。女性可准备防晒披肩,保护肩颈不受紫外线伤害。

一是清补适度,健脾(jiànpí)益气:多食(duōshí)莲藕、山药、莲子、芡实等(děng)温润食材,推荐山药薏米粥、莲藕排骨汤。减少过寒伤阳食物,调理脾胃功能。
二是养心降火,增酸少咸(xián):夏气通心,可食用百合银耳羹、酸枣仁茶以养心安神,补益(bǔyì)心血。适当增加梅子、山楂等酸性食物,疏肝解郁,和胃生津(shēngjīn)。
三是尝鲜应季,清热解火:青梅、杨梅、荔枝(lìzhī)等时令水果可适量食用,搭配茉莉花茶或菊花茶清热解暑。南方地区可饮用苦瓜茶清热泻火,北方则适合(shìhé)喝(hē)绿豆汤消暑解渴。

避开正午高温时段,选择清晨或傍晚慢跑(mànpǎo)、游泳、瑜伽等舒缓(shūhuǎn)有氧运动,注意及时补充水分。
夏季易心火旺盛、情绪波动,可通过阅读、听音乐、品茶静心(jìngxīn)。
《黄帝内经》提示“使志勿怒”,遇事闭目深呼吸(shēnhūxī)数秒,平复情绪,可按(àn)揉太冲穴疏肝理气。

芒种养生重在清心解暑(jiěshǔ)、健脾祛湿,可重点按摩以下穴位:
1. 丰隆穴(小腿前外侧(wàicè),外踝尖上8寸):拇指按压3分钟/次,每日2次,祛湿(qūshī)化痰,缓解暑湿困倦。
2. 心俞穴(背部,第5胸椎棘突下(xià),旁开1.5寸):掌根揉按3-5分钟,舒缓心悸、不安(bùān),调节睡眠。
3. 脾俞穴(背部,第11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(cùn)):艾灸或按揉,健脾和胃,增强消化功能,改善(gǎishàn)食欲。
4. 极泉穴(腋窝顶点,腋动脉搏动处):每日按压数次,每次50下,清心火(xīnhuǒ),缓解(huǎnjiě)胸闷不适。
芒种者,忙而不茫,养生亦当如此。顺应天时之气,养心健脾,清暑解湿,方能(fāngnéng)在湿热交加的仲夏盛季,守住身心的平衡与安康(ānkāng)。
温馨提醒,养生技巧不能取代治疗(zhìliáo),如有明显不适(bùshì)或需要更(gèng)全面、精准的专业调理,请及时来我院中医科就诊(jiùzhěn)。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医科覆盖内科、针灸、正骨推拿等领域,除糖尿病、男科、肿瘤等优势病种外,对于(duìyú)日常调理、脏腑失调、劳伤虚损等建立了全面的治疗和调理体系。
具体事宜可拨打010-63926071电话(diànhuà)咨询,欢迎广大患者(huànzhě)前来就诊。
来源:中医正骨(zhènggǔ)按摩科
图片:北京世纪坛医院版权(bǎnquán)
作者:北京世纪坛医院官方(guānfāng)号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