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策朝令夕改,美国正在失去方向
政策朝令夕改,美国正在失去方向
政策朝令夕改,美国正在失去方向韩国(hánguó)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4日(rì)上午召开全体会议(quántǐhuìyì),正式确定共同民主党候选人(hòuxuǎnrén)李在明当选第21届总统,任期从当地时间4日6时21分正式开始,包括军队统帅权在内的总统应有权限将自动转到李在明手中,双方之间无交接期。
韩国(hánguó)行政安全部(ānquánbù)表示,当地时间当天上午11时,李在明将举行就职仪式。本届韩国总统选举是在前总统尹锡悦被弹劾(tánhé)后举行的,韩国民众普遍期待此次选举能够韩国摆脱目前的混乱状态(hùnluànzhuàngtài),推动国政运行重回正轨。
6月4日凌晨,李在明(中)在韩国首尔国会前庆祝。新华社记者(jìzhě) 姚琪琳 摄(shè)
当前任务:复苏(fùsū)经济、恢复民生
根据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4日发布的计票结果,本届(běnjiè)选举李在明的得票率为(wèi)49.42%,第二名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的得票率为41.15%,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收获了(le)8.34%的选票。
3日深夜,多家韩国媒体都表示(biǎoshì),李在明当选总统“已成定局(yǐchéngdìngjú)”。当地时间4日凌晨(língchén)1时36分,金文洙宣布败选,并向李在明胜选表示祝贺。
李在明当地(dāngdì)时间4日凌晨来到汝矣岛国会前发表讲话,对国民表示感谢。他说,要团结国民,当前最明确的(de)任务是复苏经济、恢复民生。
2022年5月12日,在韩国首尔,游客参观青瓦台(qīngwǎtái)。新华社记者 王益亮 摄(shè)
2022年5月,尹锡悦就任韩国总统后,宣布将前往位于首尔市龙山区国防部大楼(dàlóu)新设的总统办公室办公。韩国历任(lìrèn)总统的办公地点青瓦台(qīngwǎtái)自此正式向公众开放。
关于尹锡悦政府的总统府搬迁计划,李在明此前明确表示反对。但目前李在明仍未宣布是否将总统府重新(chóngxīn)搬回(bānhuí)青瓦台。
草根总统(zǒngtǒng)承诺走务实路线
李在明1964年生于韩国庆尚北道安东市一个(yígè)山村。由于家贫,李在明小学毕业后进入工厂工作,其间(qíjiān)因左臂工伤被鉴定为6级伤残。李在明未放弃学习,相继通过中考和高考(gāokǎo),并于1982年考入韩国中央大学法学院(fǎxuéyuàn)。毕业后,李在明成为律师。
李在明2010年(nián)当选京畿道(jīngjīdào)城南市市长,推行青年补贴、免费校服、免费产后护理等多项福利政策。2018年,李在明当选京畿道知事。2022年8月,李在明出任共同民主党(mínzhǔdǎng)党首,2024年8月成功连任(liánrèn)。
6月4日凌晨,李在明在首尔国会前挥手。新华社记者 姚琪琳(yáoqílín) 摄
2017年,李在明首次参与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(hòuxuǎnrén)(hòuxuǎnrén)竞选,但(dàn)未通过党内初选。在2022年3月的韩国第20届总统选举中,李在明以微弱劣势不敌当时最大在野党国民力量党候选人尹锡悦。
尹锡悦上台(shàngtái)后,李在明(lǐzàimíng)作为共同民主党党首多次抨击尹锡悦政府,甚至采取激进手段抗议尹锡悦政府。2023年8月31日,李在明宣布“无限期”绝食(juéshí)静坐,以抗议尹锡悦的(de)施政。绝食抗议19天后,李在明因健康状况恶化被送入医院。
2024年12月3日晚,尹锡悦宣布实施紧急(jǐnjí)戒严后,李在明翻墙进入国会大楼,而且全程直播。次日凌晨,韩国国会召开会议通过(tōngguò)决议案,宣布紧急戒严令(jièyánlìng)无效。
今年4月27日,李在明以89.77%的得票率正式获得共同民主党总统(zǒngtǒng)候选人提名。5月10日,李在明正式登记成为(chéngwéi)韩国第(dì)21届总统选举候选人。
李在明在竞选活动(jìngxuǎnhuódòng)中承诺将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,同时激发家庭和小微企业活力,实现公平经济;外交(wàijiāo)方面,他主张开展以本国利益为中心的“实用外交”,扩大韩国外交的领域并实现外交多元化(duōyuánhuà);在韩朝关系方面,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,主张缓和朝鲜半岛局势(júshì),推动修复韩朝关系并向(xiàng)和解、合作方向发展。
民众期待:改变国家混乱局面(júmiàn)
本届总统选举(xuǎnjǔ)于当地时间3日6时至20时进行正式(zhèngshì)投票,投票结束后立即开始计票。
记者在首尔市多个投票站外看到,从青年到老人,不同年龄的选民一早就(zǎojiù)陆续前来(qiánlái)投票。
投票站内安静肃穆,注册(zhùcè)选民经过身份核验后就领到选票,进入投票亭盖下投票章,并将选票投入(tóurù)投票箱。
6月3日,韩国选民在首尔一处(yīchù)投票站(tóupiàozhàn)投票。新华社记者 姚琪琳 摄
“希望我投下的一票能推动改变国家现在的混乱局面。”青年选民李东窥在投完票走出(zǒuchū)投票站后对新华社记者说(shuō)。
据首尔(shǒuěr)市阳川区木五洞第一投票站工作人员介绍,正式投票刚开始(kāishǐ)就有选民(xuǎnmín)早早前来,9时至10时左右,前来投票的选民甚至排起长队。
投票结束后,不少选民站在投票站(tóupiàozhàn)的标识前用手机拍下纪念照,还有青年(qīngnián)选民举起在手上盖下的投票章拍照留念。
七旬老人黄英柭告诉新华社记者,“只有(yǒu)选出(xuǎnchū)一位真正有能力、能带领国家(guójiā)前进的(de)领导人,才能使国家根基稳固、社会安定,我们的子孙后代才有光明的未来。怀着对未来的期待,我这次更加认真地投下一票。”
6月3日晚,工作人员在韩国首尔一处计票(jìpiào)(jìpiào)站计票。新华社发(全休相 摄)
韩国(hánguó)宪法法院4月4日通过弹劾总统(zǒngtǒng)尹锡悦的裁决,尹锡悦即刻被罢免总统职务。根据法律,韩国须在60日内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。
在(zài)这样一届于特殊时期提前举行的总统选举中,“稳定经济”成为记者(jìzhě)在投票站外采访时听到的高频词。
当被问及对新总统与新政府的期待(qīdài),无论是青年还是老人,几乎(jīhū)所有受访选民都提到经济问题。
黄英柭说,现在韩国面临(miànlín)着老龄化加剧、人口萎缩等诸多社会难题,但当务之急肯定是解决经济困境。特别(tèbié)是眼下美国政府发动的(de)关税战对韩国出口形成严重威胁。物价飞涨的冲击比其他任何问题(wèntí)都致命,希望新总统能切实解决这些问题。
“我最关注的是(shì)青年就业问题,所以在投票前(qián)重点关注了各个候选人在改善就业方面的承诺。”李东窥说,希望经济能够更加稳定。
深度解读|李在明为什么能赢(yíng)
李在明赢得大选(dàxuǎn),绝非偶然,主要有三大原因。
一是选民期待政权更替,求变也求稳。多数选民对保守派执政(zhízhèng)后期出现的混乱局面感到不满,渴望改变,要求新(xīn)政权带来稳定(wěndìng)。作为韩国进步派的代表,李在明自然成为这种情绪的最佳“承接者”。
二是基本(jīběn)盘稳固,中间选票拿捏。李在明出身草根,是韩国历史上首位没有接受正规教育的(de)“少年工(gōng)”出身总统候选人。李在明策略十分清晰:主打“国民团结”牌,展现出解决问题(jiějuéwèntí)的务实形象(xíngxiàng)。他强调自己是来弥合社会撕裂、稳定政局的,这恰恰直击当下韩国社会渴望稳定的民心诉求。
三是内政外交政策安稳。聚焦民生(mínshēng):李在明主张政府要出手(chūshǒu),承诺大规模投资国家尖端产业,用财政资金直接给企业“纾难解困”。务实外交:李在明表示,将实现外交多元化,均衡发展与(yǔ)美日俄等国关系(guānxì),推进地区战略与合作,在半岛事务上主张缓解南北军事紧张。
可见,李在明抓住了中间选民的心。当然,面对(miànduì)依然分裂的韩国政坛(zhèngtán)和社会挑战,这位新总统的“闯关”之路,道阻且长。

韩国(hánguó)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4日(rì)上午召开全体会议(quántǐhuìyì),正式确定共同民主党候选人(hòuxuǎnrén)李在明当选第21届总统,任期从当地时间4日6时21分正式开始,包括军队统帅权在内的总统应有权限将自动转到李在明手中,双方之间无交接期。
韩国(hánguó)行政安全部(ānquánbù)表示,当地时间当天上午11时,李在明将举行就职仪式。本届韩国总统选举是在前总统尹锡悦被弹劾(tánhé)后举行的,韩国民众普遍期待此次选举能够韩国摆脱目前的混乱状态(hùnluànzhuàngtài),推动国政运行重回正轨。

6月4日凌晨,李在明(中)在韩国首尔国会前庆祝。新华社记者(jìzhě) 姚琪琳 摄(shè)
当前任务:复苏(fùsū)经济、恢复民生
根据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4日发布的计票结果,本届(běnjiè)选举李在明的得票率为(wèi)49.42%,第二名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的得票率为41.15%,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收获了(le)8.34%的选票。
3日深夜,多家韩国媒体都表示(biǎoshì),李在明当选总统“已成定局(yǐchéngdìngjú)”。当地时间4日凌晨(língchén)1时36分,金文洙宣布败选,并向李在明胜选表示祝贺。
李在明当地(dāngdì)时间4日凌晨来到汝矣岛国会前发表讲话,对国民表示感谢。他说,要团结国民,当前最明确的(de)任务是复苏经济、恢复民生。

2022年5月12日,在韩国首尔,游客参观青瓦台(qīngwǎtái)。新华社记者 王益亮 摄(shè)
2022年5月,尹锡悦就任韩国总统后,宣布将前往位于首尔市龙山区国防部大楼(dàlóu)新设的总统办公室办公。韩国历任(lìrèn)总统的办公地点青瓦台(qīngwǎtái)自此正式向公众开放。
关于尹锡悦政府的总统府搬迁计划,李在明此前明确表示反对。但目前李在明仍未宣布是否将总统府重新(chóngxīn)搬回(bānhuí)青瓦台。
草根总统(zǒngtǒng)承诺走务实路线
李在明1964年生于韩国庆尚北道安东市一个(yígè)山村。由于家贫,李在明小学毕业后进入工厂工作,其间(qíjiān)因左臂工伤被鉴定为6级伤残。李在明未放弃学习,相继通过中考和高考(gāokǎo),并于1982年考入韩国中央大学法学院(fǎxuéyuàn)。毕业后,李在明成为律师。
李在明2010年(nián)当选京畿道(jīngjīdào)城南市市长,推行青年补贴、免费校服、免费产后护理等多项福利政策。2018年,李在明当选京畿道知事。2022年8月,李在明出任共同民主党(mínzhǔdǎng)党首,2024年8月成功连任(liánrèn)。

6月4日凌晨,李在明在首尔国会前挥手。新华社记者 姚琪琳(yáoqílín) 摄
2017年,李在明首次参与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(hòuxuǎnrén)(hòuxuǎnrén)竞选,但(dàn)未通过党内初选。在2022年3月的韩国第20届总统选举中,李在明以微弱劣势不敌当时最大在野党国民力量党候选人尹锡悦。
尹锡悦上台(shàngtái)后,李在明(lǐzàimíng)作为共同民主党党首多次抨击尹锡悦政府,甚至采取激进手段抗议尹锡悦政府。2023年8月31日,李在明宣布“无限期”绝食(juéshí)静坐,以抗议尹锡悦的(de)施政。绝食抗议19天后,李在明因健康状况恶化被送入医院。
2024年12月3日晚,尹锡悦宣布实施紧急(jǐnjí)戒严后,李在明翻墙进入国会大楼,而且全程直播。次日凌晨,韩国国会召开会议通过(tōngguò)决议案,宣布紧急戒严令(jièyánlìng)无效。
今年4月27日,李在明以89.77%的得票率正式获得共同民主党总统(zǒngtǒng)候选人提名。5月10日,李在明正式登记成为(chéngwéi)韩国第(dì)21届总统选举候选人。
李在明在竞选活动(jìngxuǎnhuódòng)中承诺将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,同时激发家庭和小微企业活力,实现公平经济;外交(wàijiāo)方面,他主张开展以本国利益为中心的“实用外交”,扩大韩国外交的领域并实现外交多元化(duōyuánhuà);在韩朝关系方面,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,主张缓和朝鲜半岛局势(júshì),推动修复韩朝关系并向(xiàng)和解、合作方向发展。
民众期待:改变国家混乱局面(júmiàn)
本届总统选举(xuǎnjǔ)于当地时间3日6时至20时进行正式(zhèngshì)投票,投票结束后立即开始计票。
记者在首尔市多个投票站外看到,从青年到老人,不同年龄的选民一早就(zǎojiù)陆续前来(qiánlái)投票。
投票站内安静肃穆,注册(zhùcè)选民经过身份核验后就领到选票,进入投票亭盖下投票章,并将选票投入(tóurù)投票箱。

6月3日,韩国选民在首尔一处(yīchù)投票站(tóupiàozhàn)投票。新华社记者 姚琪琳 摄
“希望我投下的一票能推动改变国家现在的混乱局面。”青年选民李东窥在投完票走出(zǒuchū)投票站后对新华社记者说(shuō)。
据首尔(shǒuěr)市阳川区木五洞第一投票站工作人员介绍,正式投票刚开始(kāishǐ)就有选民(xuǎnmín)早早前来,9时至10时左右,前来投票的选民甚至排起长队。
投票结束后,不少选民站在投票站(tóupiàozhàn)的标识前用手机拍下纪念照,还有青年(qīngnián)选民举起在手上盖下的投票章拍照留念。
七旬老人黄英柭告诉新华社记者,“只有(yǒu)选出(xuǎnchū)一位真正有能力、能带领国家(guójiā)前进的(de)领导人,才能使国家根基稳固、社会安定,我们的子孙后代才有光明的未来。怀着对未来的期待,我这次更加认真地投下一票。”

6月3日晚,工作人员在韩国首尔一处计票(jìpiào)(jìpiào)站计票。新华社发(全休相 摄)
韩国(hánguó)宪法法院4月4日通过弹劾总统(zǒngtǒng)尹锡悦的裁决,尹锡悦即刻被罢免总统职务。根据法律,韩国须在60日内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。
在(zài)这样一届于特殊时期提前举行的总统选举中,“稳定经济”成为记者(jìzhě)在投票站外采访时听到的高频词。
当被问及对新总统与新政府的期待(qīdài),无论是青年还是老人,几乎(jīhū)所有受访选民都提到经济问题。
黄英柭说,现在韩国面临(miànlín)着老龄化加剧、人口萎缩等诸多社会难题,但当务之急肯定是解决经济困境。特别(tèbié)是眼下美国政府发动的(de)关税战对韩国出口形成严重威胁。物价飞涨的冲击比其他任何问题(wèntí)都致命,希望新总统能切实解决这些问题。
“我最关注的是(shì)青年就业问题,所以在投票前(qián)重点关注了各个候选人在改善就业方面的承诺。”李东窥说,希望经济能够更加稳定。
深度解读|李在明为什么能赢(yíng)
李在明赢得大选(dàxuǎn),绝非偶然,主要有三大原因。
一是选民期待政权更替,求变也求稳。多数选民对保守派执政(zhízhèng)后期出现的混乱局面感到不满,渴望改变,要求新(xīn)政权带来稳定(wěndìng)。作为韩国进步派的代表,李在明自然成为这种情绪的最佳“承接者”。
二是基本(jīběn)盘稳固,中间选票拿捏。李在明出身草根,是韩国历史上首位没有接受正规教育的(de)“少年工(gōng)”出身总统候选人。李在明策略十分清晰:主打“国民团结”牌,展现出解决问题(jiějuéwèntí)的务实形象(xíngxiàng)。他强调自己是来弥合社会撕裂、稳定政局的,这恰恰直击当下韩国社会渴望稳定的民心诉求。
三是内政外交政策安稳。聚焦民生(mínshēng):李在明主张政府要出手(chūshǒu),承诺大规模投资国家尖端产业,用财政资金直接给企业“纾难解困”。务实外交:李在明表示,将实现外交多元化,均衡发展与(yǔ)美日俄等国关系(guānxì),推进地区战略与合作,在半岛事务上主张缓解南北军事紧张。
可见,李在明抓住了中间选民的心。当然,面对(miànduì)依然分裂的韩国政坛(zhèngtán)和社会挑战,这位新总统的“闯关”之路,道阻且长。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